第4章 家人团聚(二)_永乐大帝
笔趣阁 > 永乐大帝 > 第4章 家人团聚(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家人团聚(二)

  阳光洒落在皇城内的石板路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沿着宽敞的街道缓缓前行,最终停在了后宫大门前。

  车帘掀开,一个身材高大、面容英俊的男子走下车来,他便是徐辉祖。此刻,他身着华服,神情严肃而又带着一丝期待。

  与此同时,后宫大门前站着两名女子。其中一人身姿婀娜,容貌绝美,正是徐妙云;另一人则稍显娇小玲珑,同样美丽动人,她是徐妙锦。原本按照规矩,徐妙云应该在寝宫内等候,但她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思念之情,便不顾劝阻坚持来到这里迎接哥哥。

  当徐辉祖的目光与妹妹们交汇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感动。他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徐妙云的手,关切地问道:“妹妹,你怎么出来了?外面风大,小心着凉。”

  徐妙云带着泪水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关系,我等不及想要见到大哥了。”言语间充满了对兄长的依恋和深情。

  徐辉祖心中一暖,看着眼前娇俏可爱的妹妹,不禁想起了他们曾经一起度过的欢乐时光。虽然如今各自肩负重任,但亲情依然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将他们紧密相连。

  徐妙锦也走上前来,哭着说:“大哥,好久不见,我们都很想念你呢。”

  徐辉祖再是铁血男儿,此刻也哭了出来!点了点头回应道:“我也很挂念你们。这次就是特意回来看你们的。”说完,他抬头望向宏伟壮丽的皇宫建筑,感慨万千。

  徐增寿说:“我们都进去吧,此处风大,免得姐姐受凉!”

  进入寝宫后,朱棣正负手而立,静静地站在会客厅里等待着。他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够穿透一切。

  徐辉祖踏入寝宫,一眼便看到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他不禁停下脚步,凝视着眼前这个男人——自己的妹夫、曾经的敌人朱棣。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过去了整整十年。此刻重逢,徐辉祖心头涌起复杂难言的情绪,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面对。

  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至今仍历历在目。他们曾站在对立面,为了各自的信念和目标而厮杀拼搏。如今岁月流转,世事变迁,但那些过往却深深烙印在彼此心底。

  徐辉祖暗自感慨命运弄人,眼前之人既是亲人又是仇敌。他努力平复内心波澜壮阔的情感,缓缓走向朱棣。两人相对而立,沉默片刻后终于开口打破僵局:“好久不见……”这简单四个字包含千言万语无法言说出口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朱棣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他缓缓地伸出自己宽厚有力的手掌,向前递去,同时说道:“辉祖啊,真是好久不见了!”

  此时此刻,整个场面仿佛都被朱棣那亲切而又随和的态度所感染。众人皆知,如今的大明在朱棣的引领之下,正逐渐兴起一种新颖的礼节——握手礼。这种礼仪不仅代表着彼此之间的尊重与友好,更体现出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融合。

  然而有趣的是,在这个新风气盛行之际,只有男女之间依然沿用传统的抱拳礼。或许这正是大明独特之处,既能接纳新鲜事物,又不忘传承古老的文化习俗。如此一来,使得这个国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徐辉祖略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伸出手与朱棣相握。

  “陛下。”徐辉祖低声说道。

  朱棣笑着拍了拍徐辉祖的肩膀,“这里没有外人,不用这么拘谨。”

  徐辉祖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感。

  “大哥,快来坐吧。”徐妙云招呼着徐辉祖坐下,她看出了两人之间的尴尬,试图缓和气氛。

  徐辉祖坐了下来,看着眼前的朱棣,心中百感交集。

  朱棣说:“十年不见,辉祖你都两鬓斑白了!”

  徐辉祖回应说:“古里海外立国,事事新开,难免会如此!”他又看了下朱棣后说:“陛下你年岁虽增,却是愈发成熟,风采不减当年!”

  朱棣摇摇头笑着说:“年纪大了,如今已经近50了,还好吧!”

  朱棣继续说:“此次点名邀请你来,目的是让大家团聚相见,如今来了就不要急着走,一则你们兄妹多多团聚些时日,二则看看大明的新面貌,三则,庆典完了后,我们再商量些大事!”

  徐辉祖望着自己兄弟以及妹妹的期盼着的眼神,叹了口气说:“好吧,我就多盘桓些时日!”

  朱棣微微颔首,表示出十分满意之态,并面露赞赏之色说道:“如此甚好,吾便放心矣。现今余需前去处置些许事务,且尚有待见其他藩国之使者。汝等兄妹阔别已有十载,必当有诸多言语欲倾诉。吾已设宴备酒,待片刻之后,吾等即可开怀畅饮!”言讫,朱棣缓缓起身,眼神充满温情地望向徐妙云,轻声嘱咐道:“妙云啊,此番兄妹重逢实属难得,切莫过于激动伤身,切记保重自身。若有任何不适之处,务必即刻告知于吾与御医知晓!”

  徐妙云闻听此言,亦轻轻点头应是,表示已然明了。遂而朱棣转身离去,身影渐行渐远,只留得徐氏三兄妹于此,得以共享团圆之乐、互诉离别之情。

  徐辉祖这才关心的对徐妙云说:“你的身体怎么变得这么差了!”徐增寿便把这些年徐妙云的情况说了一遍!徐辉祖不由得唏嘘不已,不过他也为朱棣为徐妙云治病所做的努力而感动。叹道:“也不枉当初父亲在世时同意你嫁给他。”

  又问徐妙锦:“你怎么也嫁给了你姐夫?当初我怎么没有看出你们两有个什么?而且你之前一直不是对他有成见吗?”

  徐妙锦满脸羞红,心中犹如小鹿乱撞一般,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兄长的质问。就在这时,一旁的徐妙云站了出来,她轻轻地叹了口气,然后将那段曾经发生过的往事娓娓道来。

  那时候正值靖难之役前夕,局势紧张万分。徐妙锦深知战争的残酷与无奈,她无法坐视不理,于是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朱棣的支持和鼓励——献上深情一吻。而这之后,他们之间又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悲欢离合的故事。

  然而命运却总是捉弄人,徐妙云病倒了,身体每况愈下,她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在病榻之上,她思考着如何才能让心爱之人得到幸福。最终,她想到了一个办法:撮合朱棣和徐妙锦走到一起。

  于是,徐妙云向哥哥讲述了这段曲折离奇的爱情故事,并表达了自己希望看到他们终成眷属的心愿。说完这些话后,房间里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

  徐辉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是不好继续深问,但如今看两姐妹共同和朱棣在一起,三人情谊深重,也觉得只要幸福就好!

  徐辉祖自从被朱棣流放到古里之后,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气馁。相反,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智慧与勇气,积极地协助朱允炆稳固地位。

  面对众人对朱允炆的质疑声浪,徐辉祖毫不退缩、据理力争。他以其敏锐洞察力和深厚学识成功地说服了众人,让他们相信只有向大明称臣才能获得更多支持与帮助。经过一番努力争取,最终使得朱允炆得到了大明强大的援助力量。

  有了大明作为后盾支撑后,徐辉祖开始着手策划并实施一系列战略措施来拓展疆土。他巧妙运用军事策略及外交手段征服周边地区;同时注重内政建设发展经济民生等方面工作使得古里逐渐繁荣昌盛起来。

  如今古里已拥有广阔土地且人口众多其规模堪比大明一个省份般庞大!然而这背后所付出心血汗水却鲜为人知其中艰辛恐怕只有弟弟妹妹们能够真正理解体会到吧……!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5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57.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